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故事,告诉我们什么道理?
孔子读易韦编三绝
像孔子这样的圣人,也并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很多东西的,一切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。这个韦编三绝的故事就告诉我们,孔子学习曾经非常刻苦,非常专注,非常执着。所以,“韦编三绝”就成了后人读书刻苦勤奋的典故,一直为大家传诵。
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;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,这都是孔子用来自我勉励的话。他读书非常多,学识非常渊博,但晚年的时候还感慨说:“如果能再给我些时间,让我从五十岁就开始学《易》,该多好啊!”
这《易》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?
传说远古时代,孟津河里出现一个麒麟一样的巨兽,背有图文,波中踏水,如履平地。人们将巨兽背上的图文画在石头和竹板上,后人称之为河图。伏羲对河图整日苦苦地研究,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根据鸟兽虫鱼的脚印,创立出一套抽象的符号系统,也就是八卦,用来教导人们决断疑惑,明辨吉凶。伏羲氏易,经十九传,传到神农。神农,又号连山氏、烈山氏,后人称神农的《易》为“连山”。神农氏后又经八传,传到了黄帝。黄帝推广易的用途,发明文字、音律、干支、五行、天文、历算、舟车等。黄帝,又号归藏氏,后人称黄帝的《易》为“归藏”。据说,夏朝人占卜吉凶,主要用“连山”;商朝人占卜主要用“归藏”。但今天,“连山”和“归藏”都失传了。
商朝末年西伯侯姬昌也喜欢《易》,特别是他被商纣王抓起来的那段时间里,致力于研究阴阳之理、天地之机,他由八卦演绎出了64卦、384爻(yáo),给各卦写了相应的卦辞。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,周文王的儿子周公旦接着写了爻辞。他们父子整理出的这套理论被称为《周易》。
孔子及其弟子们为了解释《周易》,写了彖(tuàn)(上、下)、象(上、下)、文言、系辞(上、下)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七部分十篇文章,叫做《十翼》。翼,翅膀的意思,也称为《周易大传》,简称《易传》。今天的《周易》就是由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两部分组成的。
从伏羲创八卦,经姬昌演周易,周公做爻辞,到孔子写成《易传》,历经二千多年。孔子到了晚年开始学《易经》,一遍不懂,再读第二遍、第三遍,直到读通了为止。他反复地读,不停翻书,使得“韦编三绝”。“韦”,就是熟牛皮,牛皮很牢,就是用刀也很难割断。“三”,形容次数很多。
孔子那时候,还没有发明造纸,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,这种竹片,叫做“竹简”;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,用皮制的带子把一片片的竹简,像帘子似的编起来。孔子读《易经》,因为反复钻研,竟把带子都磨断了。断了一次,修好以后,又磨断了,前后断了很多次。
1.孔子读易韦编三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