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跟坏同学做朋友 让孩子远离坏同学?

发布时间:2017/1/5查看:1843

      
不要跟坏同学做朋友 让孩子远离坏同学?

      近日,江苏常州的张小姐在网上发帖称,同事的孩子在一所小学读一年级,上周五老师给家长们发了这样一条短信,让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,不要跟“坏同学”做朋友,要跟“好同学”做朋友。张小姐和同事们都觉得不妥,“孩子刚上一年级,老师就给他们归类,如果被归为‘坏孩子’,那孩子还能在同学间交到朋友吗?”对此,花园某小学的校长解释说,老师看到部分同学有不好的表现,只是善意的提醒,不是针对哪个学生,希望家长多理解。

  张小姐在帖子里写到,她同事的孩子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。前几天,老师给家长发来一条短信,让家长告诉自己的孩子,不要跟“坏同学”做朋友,要跟“好同学”做朋友,还要家长多给孩子讲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。

  张小姐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欠妥,“孩子还那么小,刚上一年级,入学才两个月,老师就给他们归类‘好孩子’、‘坏孩子’,我们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,如果老师把我归类为‘坏孩子’,那我肯定无法在同学间交到真正的朋友。”张小姐说。

  而且,这条短信应该是群发的,如果是调皮孩子的家长看到老师这样说,会作何感想?难道自家的孩子就成了老师口里的“坏同学?”如果让孩子知道了,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,伤害到孩子的自尊?

  对此,网友们也纷纷展开讨论,网友DDY说:“孩子送到学校是受教育的,而不是让老师分类的。老师已经帮孩子分好类了,还怎么以公平的心去教育孩子呢?老师不是应该有教无类吗?就是老师不公平进行分类,才会有各种不公平。”

  网友“望才”也愤愤不平地表示:“该老师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和影响,如果不及时纠正的话,将会是无法弥补不可逆转的。老师如果有勇气的话,应该在班上纠正自己的错误并给孩子道歉!”

  也有网友觉得老师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。一位网友说:“个人觉得好像也没什么。因为我也常常会对自己的小外孙说,不要和调皮捣蛋的孩子玩。怎么换个人说就不行了呢?再说,老师也是好心,对孩子的教育很认真。”

  学校的校长得知此事后解释说:“老师是看到一部分一年级学生有些不好的表现,在放学后跟一些调皮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店逗留,买小玩具或是烤串等小零食,并有沉迷其中的倾向。老师觉得,孩子年纪还小,缺乏判断力,不能学坏了,就发了一条短信给家长,让他们加强对孩子放学后的管教。这短信只是一个善意的提醒,并不是针对哪个学生,认为哪个学生是坏学生。如果孩子可以多跟优秀的同学在一起,放学后看看书,或是做一些有益的游戏,对孩子不是更好?”

  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提醒家长,要多督促孩子不要跟“坏同学”来往。这样的提醒不仅对被定性为“坏同学”的孩子来说不公平,对“好同学”也未必是好事一桩。

     如果你的孩子被挂着“坏孩子”的标签,或被告知不要让好孩子跟“坏孩子”为伍,作为家长,你是否认同?要知道,当我们在孩子这张白纸上写下“坏孩子”这三个字后,也许它永远再难从孩子的内心中被抹掉。在孤立“坏孩子”的过程中,好孩子也会被冷漠、自私、排斥的态度污染了心灵。

  “坏同学”只不过是人为描绘的一张脸谱

  孩子们一起玩耍,自然有他们相互吸引的缘由。他们彼此看重的,也许是对方拥有而自身不具备的某些特质,抑或是彼此在某方面有共同语言,以致惺惺相惜走到一起。无论因何相互吸引,对孩子的发展都可能既带来风险,也有着积极的意义。如果老师与家长引导有方,多负面的人与事都可以为孩子提供正面的积极能量,滋养他们的心灵,协助他们成长得更好。

  我不清楚,学校的老师定义“坏同学”的标准究竟是什么。但我更愿意相信,所谓的“坏同学”只不过是人为描绘的一张脸谱。即便他们有些行为确实需要修正,也一定有他必然的可以被理解的原因。这个原因来自家庭,来自学校,来自老师,来自孩子特别的经历与心理需求,但都是可以消除的。这个诱因消除了,因果就会转化。一个真正懂孩子、懂教育的老师,不会轻易给孩子贴上这样的标签。相反,他会接纳所有孩子,因材施教,协助他们更好地成长,而不是发动群众孤立“坏同学”,放弃对他们的教育,将他们推向恐怖的深渊。

  对“坏同学”避之唯恐不及,会孤立“坏同学”,使这些所谓的“坏同学”过早地感受到人间的冷漠、残酷。因为不被认可、不被接纳,“坏同学”常常内心恐慌,从而更加叛逆,对周围的人与事充满了愤怒的情绪。为了发泄,摆脱恐慌情绪,或者变相地吸引他人的注意,这些孩子会“变本加厉”,以老师家长们更难以接受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之,走得更远。他们挑衅老师,挑衅“好同学”,自暴自弃,搅乱班级秩序,出现更多反社会行为……最终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如果被老师同学排斥,再缺乏父母的理解与支持,这样的孩子内心就会很受伤,长大成人后,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修复内心的伤痕。反之,如果老师引导有方,一个“坏同学”往往有着令人惊诧的潜力,成为班级里非常活跃、富有创造力与影响力的一分子。

  家长不要继续打压“坏孩子”的自我价值感

  倘若很不幸,我们成了那个被孤立的“坏同学”的家长,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只要我们不做老师的帮凶,而是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感受,理解他,给他足够的心理支持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作为,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,这也算是一个挫折教育的机会。并且,这个“坏同学”也会因之转化。

  “老师这样对你,你一定很难过(愤怒/沮丧/伤心……)我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。后来我才发现,老师是故意激将我一下。因为他相信我也能做好(某个事情)。那时候,我是这样做的……”在跟孩子如此讨论的过程中,我们既宽慰了他,让他意识到,即便老师如此评价他,我们依然坚信他是个好孩子,不因此贬损他,打压他的自我价值感,又引导他学会如何去应对及调整自己的行为,不至于因为跟老师对立而遭遇更多不公平的待遇。如此,孩子就不会纠缠在老师的这种负面评价和态度之中,而是在父母帮助下,将这个负面事件转化成正面的积极的能量,从中获得心灵的滋养,从而将眼光看向别处,勇敢地往前走。当我们把指责的手指收回来,完成自身的转化,一切也将随之转化。

  当然,如果老师对待“坏同学”过于恶劣,也要通过找校长,或者其他途径解决问题,防止事态继续发展,以免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。

  孤立“坏同学”,“好同学”的内心也被“污染”了

  倘若很幸运,我们是那个被提醒的家长,也许会有一点点沾沾自喜。不过,老师如此对待一个“坏同学”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不是一个懂孩子懂教育的老师。因此,我们也需要多关注自家孩子,对他加以引导。当然,我们也无需心存忐忑,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带坏。这些担心也许是有道理的,但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。若我们因此恐慌,它投射的首先是我们自身的恐惧。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引导好孩子,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分辨对错,走上正途,我们这种坚定的心念就可以给孩子更多正面的力量。

  当然,我们也无需刻意引导孩子去孤立“坏同学”。社会是多元化的,正因为如此,这个世界才丰富多彩。实际上,在孤立“坏同学”的过程中,“好同学”的内心也被“污染”了。在排斥异己的过程中,孩子们被教导得狭隘、自负、挑剔、苛责、冷漠,失去了更多美好的特质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排斥“坏同学”对“好学生”也是个损失。有容乃大,当孩子们学会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一切的时候,他们的内心会更强大。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,才能勇敢地面对一个不完美的世界,不抱怨,也不被淹没。

  何况,如果孩子被对方强烈吸引,我们要求他远离“坏同学”也是徒劳。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跟随孩子,去监督他。遇到这种情形,与其遏制孩子与对方交往,不如将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其他方面。比如引导孩子去分析对方所长,欣赏对方的长处。那么,孩子就会经由这种暗示,更多地关注和学习对方的长处。至于对方的短处,一个自信、自我价值感十足、有较好判断力的孩子通常也能看到。他若看到了,分析到了,自然就不会认同。家长担忧,不如行动起来,试着去欣赏自己的孩子,肯定自己的孩子,多带孩子参与他喜爱的各种有益活动,拓展孩子视野与思路,让他变得更加自信,有更强的自我价值感,如此,他就不会轻易被人带偏了。

  总之,作为家长,改变老师或社会环境,不是我们可以轻易左右的工作,抱怨也没有意义。质问“为何这样”不如多想想“我能怎样”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为也有所不为,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撑。只要我们能够为孩子提供这种支撑,无论他遭遇了什么,都能更加勇敢地面对。


上一篇:离异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教育下一篇:幼儿学英语最佳时间 是否越早学英语越好?
不要跟坏同学做朋友 让孩子远离坏同学? 信息来源:m.bb202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