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懂孩子的心理 建立更融洽的亲子关系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,这种行为往往是孩子在传递情绪或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寻求帮助!美国耶鲁大学格赛尔儿童发展研究所进行的一项长达40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,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行为和思维模式。读懂不同年龄孩子的特质,才能建立更融洽的亲子关系,让宝贝健康的成长。下面来看看如何如何读懂2至8岁孩子的心理吧。
2岁:喜欢说“不”
孩子在2岁前处于生理快速发展期,要学习吃喝拉撒、爬坐立走、听音说话,基本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。2岁以后,自我意识萌发,有独立做选择的冲动,经常反抗大人的决定,比如天冷不肯加衣服、挑食等。有心理学家把孩子的这种叛逆表现称为“人生第一青春期”,是儿童发育的必经阶段,家长要正确疏导。首先,不要强制让孩子“不准干什么”和“必须干什么”,要给出适当选择。其次,跟孩子平等协商,比如孩子出门不愿戴帽子,家长要尊重地说:“妈妈答应带你出去玩,你是不是也答应妈妈戴帽子呢?”再次,家长要学会在非原则问题上让步,让孩子自己做主。
3岁:缺乏安全感
0~3岁是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时期。孩子3岁时,多数父母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事业上,还有些孩子要进托儿所。这些不得不经历的分离,如果家长处理不当,就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,长大后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较差。缺乏安全感主要表现为总黏着父母,依赖性很强,还可能伴随口吃、经常摔跤、见人就紧张等。此时需要父母做到:不要对孩子大声吼叫;孩子遇到麻烦时正确提供帮助,并告诉他有妈妈(爸爸)在,而不要一切代办。
4岁:喜爱冒险
4岁的孩子身体更强健,大脑发育更完善,非常好动,让他们安静地坐一会,就要伸懒腰、打瞌睡。他们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和陌生人,总是不停地看、听、摸、动,还喜爱冒险。面对这样精力充沛的孩子,家长们或许很头疼,但这预示着孩子有探索的欲望。不妨与孩子一起分享新事物,共同进行创造性游戏(如玩积木、遥控车等)。